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已引起世界的廣泛重視,實現“雙碳”目標是必由之路。碳排放評價成為重要的手段之一。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作為重要的環境管理制度,如何將碳排放評價納入環境影響評價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內容。本文結合環境影響評價的特點,論述了將碳排放與環境影響評價的關系,以及碳排放納入環境影響評價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通過從碳排放評價、準入清單、核查等方面將碳排放評價納入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通過碳排放達峰目標、評價、監測、管控名錄等方面將碳排放評價納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在我國“碳達峰碳中和3060目標”下,化工行業作為碳排放大戶,應當提前謀劃企業節能降碳目標及相應的行動路徑?,F以生產聚乙烯醇PVA的某化工企業為例,結合企業近中遠期節能降碳減污協同治理目標,提出不同階段碳減排的路徑和方案。
推進排污許可證核發與證后管理工作,既是一項緊迫任務,又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依法管理,大力提升排污許可證證后管理能力。要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推動排污許可證相關工作的進步。環境管理臺賬原則上需要按照批次或日來進行填報,信息量較大,企業實際執行過程中很難保障臺賬填報的時效性。環境管理臺賬是排污許可證后管理工作的核心,它是將自行監測、執行報告、信息公開等證后環保管理工作串聯在一起的基礎。如何引導企業高效高質填報環境管理臺賬,是后期提升排污許可環境管理效能的重中之重。本文圍繞排污許可證環境管理臺賬的優化和執行,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摘要:在雙碳“3060”目標確認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確定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發展方向,全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政府機構也將對碳排放企業的信息披露逐漸由鼓勵自愿性信息披露轉化為強制性信息披露,我國企業應盡早建立ESG信息披露標準來推我國全面實現碳中和的最終目標。本文圍繞我國企業如何建立ESG信息披露標準,提供了思路與方向。
根據國家相關文件對“將碳排放影響評價納入環境影響評價體系”和“關于開展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的要求,考慮碳排放源主要集中在開發區,本文結合碳排放在開發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旨在分析開發區如何將碳排放與其產業定位和發展布局相連接,核算出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否滿足相關政策的要求。同時為開發區碳減排提供一定的思路。
摘要:2020年三季度,我國共49家發行人發行綠色債券51期,發行規模為518.67億元,綠色債券發行家數和發行期數較上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有所增加,發行規模較上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有所減少;新發行綠色資產支持證券4單,發行規模48.42億元。其中,私募債的發行期數最多,企業債的發行規模最大。